6月12日(周四)17:00,学校操场热潮涌动,由学生工作处主办的美珈素质教育比赛在此隆重举行。来自各学院23级、24级的15个“优中选优”推荐班级齐聚一堂,以“冲拳发声”的蓬勃朝气与“经典诵读”的文化底蕴,共同呈现了一场“刚柔并济”的素质教育盛宴。
精英聚首:15个班级同台“较量”
本次比赛以“强体质·传文化·凝班魂”为目标,经各学院层层选拔推荐,最终15个班级脱颖而出参与校赛。参赛班级涵盖23级、24级学生,以“班级为单位”全员上阵,从着装统一的运动服到整齐的入场队列,从冲拳时的铿锵呐喊到诵读时的朗朗书声,处处彰显着“团结、规范、向上”的青春风貌。
双项竞技:刚与柔的“素质碰撞”
比赛设“冲拳发声”与“经典诵读”两大核心项目,既是对学生体质与纪律的考验,亦是对传统文化传承能力的检验。赛场上,同学们以“刚”与“柔”的鲜明对比展现青春风采,而两位与学生并肩参赛的领队辅导员——护理2410班吴佩瑶老师与计应2402班陈俊童老师,更用专注的姿态与饱满的状态,成为了班级最亮眼的“精神坐标”。
“冲拳发声”环节中,各班级跑步入场的脚步如鼓点般齐整,5秒内便迅速调整成方正队列。护理2410班的方阵里,吴佩瑶老师身着运动服站在队伍前排,与学生同频完成“稍息、立正”——她的口令清亮有力,“抱拳礼”的动作规范标准,连冲拳时的摆臂幅度都与学生分毫不差。当班级完成左右单冲拳16次时,吴老师的“哈!”声与学生的呐喊共振,拳风虎虎生威;双冲拳6次的节奏里,她的“哈、哈!”与队列的呼应如浪潮翻涌,将青春的蓬勃与纪律的严明融于每一次挥拳中。学生们说:“吴老师和我们一起出拳,连汗水都是同方向流的!”
若说冲拳是“力”的释放,那“经典诵读”便是“魂”的沉淀。刚收拳的同学们未作片刻调整,转眼便敛去锋芒,目光专注如星。计应2402班的队列中,陈俊童老师站在队伍侧后方,与学生同步挺直脊背、展开书卷——当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……”的诵读声响起时,他的声线与学生的清亮声线交织,将“明明德”的深沉庄重传递得更透彻;读到“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……”时,他的目光随学生的诵读流转,眼底的专注与学生的恳切同频,连嘴角的笑意都与“修身齐家”的哲思相呼应。有学生悄悄说:“陈老师读得比我们还投入,我们都不好意思不认真!”
刚劲与温润交织,力量与文化共振。15个班级用一场“刚柔并济”的表演,将“素质教育”的内涵写进青春注脚;而两位与学生并肩作战的领队老师,更用“同频”的姿态证明:教育的温度,藏在每一次共同参与的“在场”里。
权威评审 荣耀揭晓
比赛由校长陈在平、副校长徐国洪、名誉校长助理袁晓洲、校办主任梁正、学工处处长余俊杰、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郑颖慧组成专业评委团,从动作规范度、诵读感染力、班级精神面貌等多维度综合评分。
经过激烈角逐,各项目奖项尘埃落定:
冲拳发声项目:计应2303班、商英2301班凭借动作整齐度与气势并列第一,护理2410班以稳定表现摘得第三名;
经典诵读项目:护理2408班以情感饱满的诵读脱颖而出获第一,计应2404班紧随其后位列第二,电气2301班与商英2301班并列第三。
“今天的比赛,是素质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。”校长陈在平在总结中强调,“冲拳的‘刚’锤炼了同学们的坚韧品格,诵读的‘柔’滋养了文化底蕴。希望大家将这份‘刚柔并济’的精神融入日常学习生活,做有根有魂的新时代青年。”
随着各班级以“团结!拼搏!”等特色口号有序退场,美珈素质教育比赛圆满收官。这场以“体”为基、以“文”为魂的比赛,不仅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,更让“素质教育”的内涵在青春的舞台上绽放出璀璨光芒。